
关注飞总聊IT,了解IT行业的方方面面。
看到了神奇的事情。
华为开始在食堂里面搞末尾淘汰了。
具体的搞法,就是员工去食堂就餐选择的时候,看哪家供应商提供的餐食选得少,少的那一家,就淘汰掉。
哪怕两家供应商其实做得都不差,仅仅是一家比另外一家差那么一点,也通通淘汰掉。
这事情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熟悉的味道?
对啊,很多公司不是都这样搞吗?
当然,我说的是针对员工。
一个组里,不管表现怎么样,都要淘汰掉最后的那一部分。
比如亚马逊就是这样搞员工的。
如果manager没有能够成功开除掉员工,那manager就不合格。
亚马逊还一本正经表示,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整个公司员工的平均素质。
可不,不管怎么样的素质,都要淘汰队伍最后的,按理来说,留下来的不就是最牛逼的人么?
而且优中选优,肯定是越来越优秀啊。
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?
如果说全世界只有亚马逊一个选择的话,那我想大概率这个梦想可以成真。
但是现实是,有很多更好的公司。
所以不但最后末尾的员工会被淘汰。优秀的员工也可以主动辞职啊。
所以,末尾淘汰这个事情,就是离谱。
除了搞得人心惶惶以外,我是想不出到底有什么意义。
那么,末尾淘汰搞到连食堂的供应商都要去实施了,我觉得这不是走火入魔,是什么呢?
试想一下,一家家供应商来了又被逼走了。
员工真的就能够吃到高质量,低成本的菜?
如果供应商连利润都没了,那拿什么去维持高质量?
当然,我们可以说,中国人多,所以供应商也特别多。
所以天然的就有了卷的基础,卷的土壤。
作为优势的一方,天然就可以榨干劣势一方的最后一滴油水。
弄不好,劣势的一方负债经营还得感谢优势的一方给了机会,让自己能赚个现金流呢。
但是这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情吧。
要不然为什么现在互联网公司,很多人听起来感觉就是送命的一样。
一边是996,一边是ICU。你叫我能说什么好。
反正,我自从离开了需要末位淘汰的公司以后,就再也不想去这样的公司了,哪怕对方给的钱比较多。
因为我实在是受不了那种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。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的公鸡一样,精神抖擞地输出低质量的加班。
华为如果连食堂也搞末位淘汰的话,我相信,最后输出的肯定不是高质量的食物,倒霉的也应该是华为员工。
我最近写完了飞总的职场宝典。讲的是职场的故事和经验,有兴趣的可以订阅,不喜欢的3天内可以退款。
互联网和企业分析318
印度人3
互联网和企业分析 · 目录
上一篇印度manager是怎么排除异己的。。。
